新年伊始,民乐县院初步谋划“二三四”工作思路,强化公益诉讼线索搜集、取证工作,为2021年公益诉讼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利用“两个渠道”,多角度辐射扩展线索来源。一方面,该院积极发挥“线上”渠道搜集作用。在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公布举报邮箱、电话,扩大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群众知晓度,实现外部举报线索与检察信息互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线下”渠道搜集作用。结合精准扶贫、法治宣讲、检察开放日等活动积极宣传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广泛搜集案件线索。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沟通,听取代表委员对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建议。
深化“三项机制”,多部门联动抓实线索移送。一是深化内部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召开案件研讨会、检委会,及时就搜集到的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交流讨论。建立案件线索移交反馈机制,形成密切配合、积极协作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深化监检协作配合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沟通会商工作机制,就案件线索移送、督改行政机关不作为慢作为等达成共识,与县纪委监委形成配合机制。三是深化与职能部门协同联络工作机制。定期走访市场监督、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共商建立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双向移送和专业知识授课机制,就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探讨交流,借助“外脑”提升综合素能。
运用“四种方式”,多措施延伸提升线索实效。一是运用实地走访方式。改“坐堂办案”为“主动出击”,通过实地走访逐一摸排县内线索,彰显检察公益担当。二是运用科技取证方式。制定《开展无人机现场勘验实施办法》,派出干警运用无人机进行远程航拍、空中勘察、调查取证,为取证、固证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三是运用警力协助方式。配备司法警察服务保障公益诉讼办案,缓解办案力量不足问题,有力的提升办案效率。四是运用媒体合作方式。深化与县融媒体中心协作配合,结合网络配餐服务业食品安全隐患、大气污染监管不到位、欠缴国有土地出让金等问题开展联合调查、定期现场查勘、普法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