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崆峒区院继续以“规范化整改落实年”活动为契机,坚持以办案为中心,切实增强维护“公益”的责任担当,以“增数量、调结构、重质效、树品牌”为目标,四举措谋划2021年检察公益诉讼工作。
打造过硬公益诉讼检察队伍。该院认真做好公益诉讼办案组织建设和人员增配工作,将业务骨干充实到公益诉讼一线,配齐配强公益诉讼办案团队,着力扭转办案力量薄弱的现状。同时,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该院多次组织召开不同主题、不同范围的公益诉讼工作座谈会、推进会,通过专题调研、办案实训、有针对性开展培训,提升队伍的办案能力和水平。
持续加大办案力度。该院深度融入服务大气、水、土壤污染“三大攻坚战”,围绕服务“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携手清四乱 保护母亲河”等专项行动,推动治理食品药品安全、饮用水安全、河湖环境安全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重点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确保公益诉讼工作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截止目前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3件,公告2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起诉1件。
积极构建网络格局。该院健全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打造全区生态多元共治新格局,积极争取党委、人大政府及上级检察机关的大力支持,建立健全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移送机制,加强跨区域协作,共同构建公益诉讼网格化工作格局。一方面,加强与市院的沟通,加大对线索受理、立案的精准度。同时继续加强与院内部室的内部协作机制;另一方面,建立与行政机关健康良性协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加强与有关行政机关的联系沟通,依法维护破坏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力推典型案件办理。该院积极通过主流媒体发声,综合运用传统媒体、“两微一端”新媒体等方式,拓展宣传阵地,讲好公益诉讼检察故事。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案释法,提升宣传实效。进一步扩大公益诉讼社会影响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公益保护的良好氛围。对受理的典型、有影响案件,按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的标准努力办成精品案,在办案之余深入学习和总结,力争办理成有特色有影响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