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河南省虞城县的未成年人于某某因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以涉嫌诈骗罪被移送甘肃省陇西县检察院审查起诉,经审查后发现小于所涉案价值较小,认罪悔罪态度好,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刑事谅解,并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同时小于当时正值高三,面临高考,检察机关依法决定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处理。为进一步掌握现就读于河南某职业学院的小于的情况,陇西县检察院委托虞城县检察对小于开展异地观护帮教工作。
相隔千里 却成为知心朋友
甘肃陇西、河南虞城,相隔千里的距离却挡不住检察官与未成年人成长的希望。为了更好地帮教这名未成年人,陇西县检察院检察长要求专门成立帮教小组。帮教小组的几名女检察官通过微信、QQ、手机短信等多种联系方式并与小于成为知心朋友。
同样让检察官们牵挂的还有小于的学习。2020年6月回到河南的小于,再次回到了学校。检察官在周末主动联系小于,询问其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开导其放下思想包袱,集中精力学习,迎接高考,迎接新的人生。
为了更好地开展说服和教育,检察官们添加了小于父母亲的微信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小于的父母是河南省虞城县某农村学校的教师,孩子常时间住校,父母不在孩子身边,缺少陪伴和管教,致使孩子沉溺于手机和游戏,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小于的父母亲疏于监督和管教,深深自责,表示以后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并感谢检察机关对孩子的关心和帮助。
两地携手 让关爱接力传递
2020年9月,得知小于已经高考结束,并即将顺利步入大学,陇西县检察院向虞城县检察院发出了《异地协作委托函》,就办理的小于涉嫌诈骗案请求虞城县检察院协助进行观护帮教,随后陇西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专程前往河南虞城就小于的异地观护帮教进行协调对接,并召开异地协作监督考察座谈会。座谈中,双方对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心理测评、心理疏导、考察帮教等方面的检察经验和做法进行分享交流,对异地观护的刑事、方法等可行性进行了充分沟通,并决定举行跨省异地帮教。10月20日,陇西县检察院和虞城县检察院在虞城县公安局的大力配合下签订了未成年人跨省异地帮教协议,两地检察机关将继续共同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河南籍涉罪未成年人开展为期六个月的全程观护、帮教。虞城县检察院专门成立了帮教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帮教方案,在保障正常学习的前提下,利用假期并将联合当地派出所、村委会等部门,通过教育谈话、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帮助其重拾信心,顺利回归社会。
在交接仪式上,陇西县检察院与虞城县检察院、虞城县公安局某派出所签订了异地观护帮教协议。为了一名失足少年的未来,两省检察官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只为那个“迷途”少年重拾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