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的六月,夏树苍翠,万木葱茏。在这的美好季节,陇西县城区内的居民却门窗紧闭,一阵阵酸腐臭味随风拂过,行人竞相掩鼻而逃。经陇西县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干警调查发现,陇西县某制药公司将提取有效成分后的大量中药材废渣直接露天堆放在厂房东侧的空地上,造成该处废水下渗、蝇虫肆虐,且因处理不及时,药材废渣经雨水浸泡发酵后腐化,产生刺激性气味,导致周边五公里范围内恶臭刺鼻,严重污染大气和周边环境,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
检察建议求共赢。针对以上情况,该院检察干警经实地走访、调查取证后对该案立案审查,并向主管部门发出了检察建议,建议其积极依法履职,督促该制药公司妥善处置已堆积的药材废渣,消除环境污染,并采取有效措施,对新产生的药材废渣进行综合利用,防止二次污染。检察建议发出后,陇西县院积极组织行政主管部门和该制药公司相关负责人召开圆桌会议,深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实际困难,共同商议整改措施、制定整改计划。
行政执法重履职。行政主管部门收到检察建议书后积极依法履职,第一时间深入现场进行调查核实,经核实发现该公司的药渣临时堆场位于厂区的东侧、316国道北侧和长安路南侧,“三防”措施缺失。行政主管部门遂向该公司下达了《责令整改违法行为决定书》,要求该公司对以上问题进行整改,并上报整改方案。
企业整改显成效。该制药公司高度重视,委托甘肃一检测公司对厂区药渣堆放区的土壤及大气进行了环境检测,并第一时间对大河厂区及碳棒车间对面区域停止药渣处理,于4天内将药渣晾晒厂区堆积的药渣全部清理完毕,对晒场堆渣产生的污水进行截流,做到雨污分流。8月6日,该公司向其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母公司分别上报了《药渣场地改造方案》,同时向其母公司争取药渣场地改造资金130万元,计划硬化药渣处理晒场4500平方米;建设集中暂存湿药渣500平方米大棚一个;建设收集和存放干药渣500平方米晒场大棚一座;建设药渣污水收集池一个,并将污水泵入污水站进行处理,经招投标,该工程已在紧张施工中,预计近期将全部完工。
截至目前,该公司厂区东侧晾晒的湿药渣已全部清理完毕,同时对晒场堆渣产生的污水进行了雨污分流,周边环境已明显好转,至此中药材废渣对环境污染将得到长效解决,并实现了废弃资料的综合利用。
“检察建议书是我们督促企业加强整改的有力抓手,解决了之前久拖未决的‘老大难’问题。该案的成功办理也体现了检察机关追求双赢多赢共赢、行政机关积极依法履职和企业厂区改建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合二为一的‘组合’效应,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行政主管部门执法大队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