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金川区院部署开展了农村生产、生态环境领域的公益诉讼专项行动,督促整治现阶段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农田“白色污染”问题。
该院在田间地头走访调查时发现,两镇乡村的田地、沟渠、树林中散落着大量农用薄膜、农药包装物等在农耕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形成大面积的“白色污染”没有及时整治清理,地膜回收率不高。当地镇政府未依法履行辖区内农业生产环境的日常管理工作,致使田地、沟渠、树林中形成大面积“白色污染”,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
由于农用薄膜通常为一次性使用,大量的残膜随春耕埋入土壤后,在自然界中很难分解,这些残膜随春耕埋入土壤后,对土壤结构和肥力形成极大破坏,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消极影响并极易导致农作物减产,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大量农业废旧地膜残留在植物上,散养的牛羊食用带有地膜残留的植物会造成消化系统堵塞进而致死,给当地畜牧养殖业也带来影响。同时,弃于田边、地头的地膜被大风刮过以后,被吹至家前屋后、田间、树梢、影响生态环境,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针对以上污染问题,该院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白色污染”的防治。依法向相关单位送达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书,建议其积极履行职责,督促控制上述两地的农田“白色污染”,一是积极履行职责,对区域内农田便道堆放的废弃的农用薄膜、农药包装物等废弃物进行有效清理。二是通过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指导,帮助其科学处置农业废弃物,防止农业面源污染,从根本上解决农田“白色污染”问题,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免受破坏,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