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陇原大地层林尽染。
深夜十一点,星欧娱乐
融媒体中心依然灯火通明。键盘敲击声、低声讨论声、视频剪辑的背景乐此起彼伏。“这个镜头要不要替换一下?”“标题这样改会更有网感!”——这是星欧娱乐
新闻宣传思想文化培训班实战演练的一个普通夜晚。
10月13日至17日,来自全省三级检察院的115名宣传骨干齐聚兰州,开启了一场为期五天的能力提升之旅。在这里,检察宣传文化工作正在经历从“纸墨香”到“数字流”的蜕变,一场关于如何用新时代话语讲好检察故事的探索正在深入。
精心筹备 开启赋能新篇章

“举办全省检察新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培训班,是深入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的意见》和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推进会暨第十届检察‘三微’作品创作研讨会精神,认真贯彻省检察院党组部署要求,体系化提升宣传干警履职能力,超常规加强检察人才队伍建设的一次具体实践。”开班式上,省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建功希望学员们遵守学习培训各项纪律,认真学习掌握检察新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理念、新知识和好经验,不断使检察文化软实力成为提升检察影响力的硬支撑。
这场培训的背后,是历时三个多月的精心筹备。从盛夏到深秋,通过多次的线上问卷、电话访谈等形式,全省检察干警积极建言献策,从普法作品创作无方、无力、无果的难题,到“写不出吸引人的标题”“拍不出有感染力的照片”“做不出破层出圈的优秀作品”……这些高频出现的“痛点”,成了课程设置的风向标。
“突出实用、实务、实效,我们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方式,每个模块都解决一类具体问题,确保学员们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法回。”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授课内容都与每位授课专家反复沟通,确保课程既有理论高度,更注重实战应用。
与此同时,为探索进一步落实省检察院综合部门与业务部门工作交流机制,培训班还在写作、新闻图片拍摄、舆论引导等课程,专门设置机关各业务部门人员同堂培训的环节,促进资源共享,努力实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多元教学 锻造全媒体尖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次培训师资阵容强大。课程设置精准对接检察宣传文化工作实战需求,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到新闻采访与写作,从检察新闻图片拍摄到短视频创作运营,从舆论引导到文化话语创新,搭建了“理论+实务”的立体化能力提升平台。

省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行权威解读,深刻分析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阐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重要性,引导学员们擦亮政治“慧眼”,筑牢思想“防火墙”。

最高检新闻办二级巡视员宋安明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讲授如何落实舆情处置引导工作原则,做好检察新闻舆论工作的原则要求和方法路径,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助力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态。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龙,以“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的宣传话语创新”为题,专门为此次培训班量身打造授课内容,结合第十届全国检察机关“三微”展示活动获奖作品,包括星欧娱乐
获奖作品《从麦田到餐桌,感受三餐四季“中国味”》等为例,从国际传播视野、影视创作途径、未来检察机关宣传话语创新入手,探讨如何挖掘检察文化内涵、创新话语体系。课堂上,主讲人抛出一个个问题,学员们积极参与,互动中启迪了智慧,开拓了思路,让学员们直呼“过瘾”。

“挖掘工作亮点不是机械问答,而是要像聊天一样探寻检察工作背后的故事,可以借鉴‘卖盒饭理论’,把最精华的内容首先直观呈现给大家……”检察日报全媒体采访部副主任谢文英以其丰富的采编经验,生动讲授“新闻记者的基本功——采访与写作”,手把手教大家消息、通讯的采写方式、注意事项,如何从检察办案的“富矿”中找到打动人心的细节,让法治故事“活”起来。

“同事们在办案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大家来看看这张现场图片……”兰州市检察院检察技术处处长毛奕宏带来的“检察新闻摄影实务”课,从构图、用光到主题捕捉,从时政新闻图片拍摄到办案资料留存倾囊相授,教会学员如何用镜头语言讲述检察故事的严谨与温度,定格检察履职的“高光时刻”与“温情瞬间”。

抖音集团法务总监唐栋和新媒体制作培训师张伟波带来的“短视频传播运营与管理”及“爆款内容技巧与制作”,从流量密码到内容创意,从拍摄剪辑到运营推广,两位老师现场分享影响力“秘诀”。

“原来短视频不是随便拍拍,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一位学员边记笔记边说。
“以前觉得发篇稿件就做了宣传,现在才发现,我们还得是策划、导演、编剧、摄影师、数据分析师……”一位来自基层检察院的年轻干警感慨。




极限挑战 当理论遇上实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说白天的课程是“装备升级”,那么晚上的实战演练就是真正的“技能检验场”。
培训不仅注重“输入”,更强调“输出”,专门设置的分组实战演练环节,将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我们要考虑整体的方案,包括文稿撰写、视频制作和照片拍摄等。”“这标题还可以更新颖一些……”




五个学习小组成为“临时编辑部”,利用听课间隙和休息时间完成从策划、采写、摄影拍摄到短视频制作的全流程制作,或为了一个镜头反复拍摄,或为了一句文案面红耳赤。来自不同地区的检察宣传人,在这场“极限挑战”中迅速磨合,碰撞出创意的火花。
“这种实战很能锻炼人!”武威市检察院的一位学员表示,“平时在单位都是单打独斗,这次和全省的同行一起协作,同时还同台竞技,不仅学到了新技能,更开阔了思路。”
成果展示环节,各小组提交的作品让评委们眼前一亮:有的在短视频摄制方面构思精巧、有的在图片拍摄方面独具匠心、有的在文稿撰写方面活泼生动……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学员们的学习成果,更展示了学员们的无限潜力。


培训期间,学员们还走进星欧娱乐
文化陈列馆和省检察院融媒体中心,感受检察事业的壮阔历程和检察文化的历史传承,了解全媒体时代检察宣传阵地的矩阵力量及作用发挥。
“这是一次触摸历史的探寻之旅,更是一次展望未来的启迪之行。”玉门市检察院一位干警感慨道。
五天的培训转瞬即逝,但收获的“行囊”却格外充实。
“这次培训解开了我很多工作中的困惑。”兰州市城关区检察院干警赵丹宁说,“特别是如何让专业的检察工作转化为群众可感可知的公平正义,老师们的讲解让我茅塞顿开,回去之后要把所学所获与小伙伴共享,落实传学讲学机制。”
灵台县检察院干警黄雅廷用“精准、管用”来形容这次培训:“从新闻基本功到‘三微’创作,每一课都干货满满,回去就能用得上。”
环县检察院干警文静感觉自己的“工具箱”更满了:“写作、摄影、短视频创作这些技能都得到了提升,希望能用所学知识,让检察好声音传得更远。”
“这次培训也是我们了解检察宣传工作的一次难得机会,也感受到了办案工作中留存资料的重要性。”省检察院民事检察部白佳昕说。
培训有期,学无止境。这场培训如同在检察宣传队伍中投入的一颗“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从祁连山麓到陇东平原,从黄河之滨到戈壁边缘,一颗颗法治宣传的“种子”徐徐播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