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公诉人通过几组PPT进行专门示证……”“经核对本案被告人聊天记录、电话录音等电子信息,被告人供述与上述证据存在多处矛盾的地方,包括以下几点……”这是张掖市一基层检察院组织开展跟庭评议活动的庭审现场。
最高检部署开展“出庭公诉能力提升年”活动以来,张掖市检察机关积极谋划部署,以“全覆盖工作要求、全方位评议评查、全流程跟踪问效、全链条机制建设”举措推动出庭公诉规范化、专业化水平稳步提升,全力推动专项活动落地见效。
据了解,今年初,张掖市检察院出台《全市检察机关“全员参与 百庭评议”实训工作实施方案》,利用三年时间组织开展全市检察机关案件跟庭评议工作,提出案件类型、诉讼程序、评议方式全覆盖工作要求,1至9月份共开展观摩庭3件(次),跟庭评议12件(次),“推门”听庭7件(次),参加评议人员220人(次),填写评分表、意见建议登记表310余份,邀请的旁听评议人员涵盖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检察院、纪委监委、卫健委等多个单位,评议案件类型囊括了职务犯罪、故意伤害等重大刑事案件、诈骗等经济类犯罪等多种案件类型,重点案件跟庭评议覆盖率达到了100%。
专项活动开展以来,该市检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庭前准备、开庭审理等不同环节,围绕法律文书制作、讯问、质证、辩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足组织召开专题评议会14场(次),收到改进意见建议620余条,参评人员对案件庭审活动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复盘研讨,评议意见整改落实率达100%,达到“一人出庭、众人思考、百医会诊”的良好效果。
“跟庭评议不仅针对庭审现场,还要做好庭前准备工作及庭审后的‘文章’。”张掖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开庭前建立工作台账,以周为单位提前统计开庭案件,从中选取案件事实复杂、法律适用有争议、阶段性多发或新类型犯罪的典型案例;庭审中公诉人采取“分段式”举证模式,针对案件不同类型及庭审需要,对证据进行分类出示,运用多媒体示证系统实现可视化呈现;庭审后组织开展1+N专题研讨,每月针对某一犯罪类型组织一次主罪与N个关联法律问题的部门研讨会,通过对主罪的研究关联辐射多个领域,构建交叉知识网络,提升类案处理能力。
“我们以跟庭评议为抓手带动案件办理全流程提质增效,建立‘领导带头评、骨干重点评、全员参与评’的多层级评议机制,实现评议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精准化。”张掖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张掖市检察机关秉持以跟庭评议促进机制建设的理念,通过开展专项活动,建立“自我检视+交叉互评”双向评议机制、“以评促训”衔接机制、定期专项培训机制、问题清单销号机制,实施“青蓝结对”计划,组织“最佳示证单元”评选,通过出庭检察官从讯问策略、举证逻辑等多个方面率先进行自我剖析,参评人员从法律文书制作、举证质证、法律条文应用等方面提出意见,梳理汇总问题后组织专题培训,将评议工作与业务培训紧密衔接,安排资深检察官与青年干警组成评议小组,通过“一案一评一指导——以老带新”模式,加快检察人员公诉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