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在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星欧娱乐
检察长朱玉向大会作了检察机关积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认为,星欧娱乐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努力,成效显著。同时指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星欧娱乐
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用法治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星欧娱乐
始终将优化营商法治环境作为检察履职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按照“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总体要求和“两聚焦一结合”工作思路,连续三年将其纳入服务中心大局“六项重点工作”,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主责主业,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优化营商法治环境质效,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检察力量。
报告全面展示了2018年以来全省积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亮眼成绩单:
依法严惩危害民营经济发展刑事犯罪。充分履行批捕、起诉职能,突出工作重点,共批捕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犯罪团伙以暴力、威胁等方法收取“保护费”、强揽工程、阻挠施工、欺行霸市等危害民营企业发展的犯罪968人,起诉1582人。共批捕侵犯民营经济投资者、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人身财产安全犯罪3050人、起诉4302人。共批捕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等各类犯罪845人,起诉1606人。决定逮捕向民营企业索贿受贿、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犯罪20人、起诉75人。
准确把握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司法政策。先后挂牌督办3批42件有较大影响的涉民营经济案件,出台关于涉民企案件“慎捕慎诉”实施细则,明确11类不批捕、5类不起诉情形,综合考虑犯罪情节和社会危险性,准确把握捕与不捕、诉与不诉标准,共依法不捕351人、不诉421人、建议适用缓刑93人,坚决防止“构罪即捕”“入罪即诉”“一味从严”。对涉民企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1632件、速裁程序579件,大幅缩短办案周期,把办案对民营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持续强化对涉民企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开展涉民企刑事诉讼“挂案”及刑事申诉“积案”专项清理工作,共监督立案59件、撤案96人、纠正侦查活动违法50件、解除违法冻结资金382万元,清理并限期办结“挂案”71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生效刑事裁判,及时启动纠错程序15件。开展涉民企案件羁押必要性专项审查,共依法变更强制措施52件。探索开展财产刑执行监督,督促法院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犯罪分子违法所得及孳息166万元。
切实加强涉民营企业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依法对涉民企民事生效裁判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68件,被采纳40件;深入开展涉民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发出检察建议28件,通过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方式,推动解决案件得不到实体审理、权利缺乏有效救济途径等涉案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大对涉民企虚假诉讼、恶意诉讼和涉案财产执行的监督,共发出检察建议17件,被采纳11件,移送刑事犯罪线索3件。
积极稳妥做好涉民营企业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共立案办理涉民企公益诉讼案件258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30件,提起公益诉讼21件,85%以上的涉民企公益损害问题在诉前得到妥善解决。
倾尽全力帮助民营企业解忧纾困。深入开展“千人进万企”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活动,组织全省4001名检察干警走进14881家商会和民营企业,对收集的涉法涉诉、执法司法环境等方面1532件问题线索,通过协调沟通、挂牌督办、现场办公等方式逐项清零见底。会同有关部门加大追赃力度,帮助民营企业挽回损失2500余万元。
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和警示教育,大力宣传检察机关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员工知法守法。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政策问题,提供咨询服务810件次,及时告知民营企业享有的合法权益,帮助其依法维权。
积极参与营商环境综合治理。编制并印送《宏观经济形势下企业防范经营法律风险50项提示》《民营企业民商事法律风险防控指引》,帮助民营企业查找、管控自身风险,防止违规违法行为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和发案规律,提出检察建议30件,积极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困难45件,形成处理方案13件,帮助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不断完善检企服务对接机制。常态化邀请企业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检察开放日”、座谈会等活动,与工商联建立联席会议、定期通报、联合调研和法治宣传等常态化机制,共召开联席会议8次,书面通报情况4次,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2次。建成并运行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立“一站式”互联网服务平台,对276件控告、申诉、举报快速受理、优先办理。牵头召开西北五省(区)六方省级院检察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等6个方面形成“兰州共识”,共同服务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西北段营商法治环境建设。